|

楼主 |
发表于 2018-5-10 10: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胸中有丘壑 苍茫立精神
——著名画家祝金刚山水作品欣赏
文/何俊锋
现代人对艺术的追求,首先要有一种全新的境界,全新的情绪与全新的心态,特别是在当下纷繁浮躁的世事里,普遍存在的压力感和失落感更增强了人们对艺术品的情感外化心灵寄托的强烈呼唤和更高追求。当我走进位于西安红樱路朱雀坊著名画家祝金刚清凉的山水世界时,一颗燥热的心顿时安静下来。我惊叹他笔端创造的艺术境界从传统到现代的推陈出新,以及南韵北势的秀润苍茫。祝金刚凭借单纯而不单一的色彩构图,极富地域特色的物象选择,绘画符号有意味的排列组合,景色变化的微妙落差等优秀元素,捕捉到了自然景象雄浑苍茫,烟雨迷濛的笔墨情趣,传达了心灵在博大深邃的大自然中悸动,从而发挥了主体意识在传统笔墨中的能动作用,营造出一种大美无言的天籁之境。
祝金刚是陕西省艺术馆专业画家, 在他的笔下的山水世界中,我们大抵能读出那种游于山水的情致,在守望传统的文化意识中自觉地与当下现实情境相对接,让作品有了自由、生动的面貌。他的作品既有雕琢细节的经营,又有洒脱率意的内涵,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随情境的不同而呈现出语体结构的变化,在把持艺术的内涵与外延时,概括自我,提炼精神,将微观与博大的自然世界融汇于胸中,传达出一份坦坦荡荡的真性情。
出生于大秦岭最美的地方商洛的祝金刚, 师从于著名山水画家赵振川,扬建兮先生, 从小在山里长大的他, 在山水画创作中始终以自己最熟悉的故乡洛南为切入点, 努力领悟着传统与自然的互融互渗, 于继承与传承中师法造化, 在承与变的连接上实现古代画精华的转换, 深入寻求笔墨的共存共生, 以现代的目光挖掘传统的潜能, 逐步形成了苍润空灵, 道禅相映, 水墨光色, 空蒙壮阔的鲜明个性.首先,就线条而言,祝金刚赋予了其丰富的内涵,他善于以线条的交错穿插表现山体的结构轮廓,有的短促有力,有的纤美柔和,有的细密,有的粗疏,施以中锋用笔的巧妙变化形成刚与柔的对比、过渡与转化,并服从于抑、扬、顿、挫的节奏,画面贵在有这种节奏,有这种韵律感,它可以直接把主体的创作情绪带进画面,形成主体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可以把这种节奏放到客体中寻觅其内质,进一步提炼出物化情态,凸显其内美。只有当这种节奏在主客体之间不断碰撞、交汇时,才是有意味的,有内涵的,有情调的,才能够凸显出艺术作品的内在张力。
从祝金刚的《山水清音》《流峪人家》《山水仙居》《 巴山深处》《陇东秋酣》等几十幅山水画作总体瞻观, 不难看出祝金刚善于进行水墨研究与探索,水与墨的冲融让这些景致更显灵动、透畅,笔触间处处是鲜活的面貌。融进物象中,浓重处厚而不堵,浅淡处虚而不薄,干处用笔形成斑驳的质感,湿处用笔则温润空朦,在浓淡干湿间自由转换,显现出“墨分五彩”的充分性,并由此形成虚与实的统筹,强与弱的对比。虚处隐约飘渺,实处清晰明朗,洋洋洒洒,直抒心意,在妙趣的水墨间流淌出化平凡为精神的能量,把抽象而没有规则的墨象重新整合、提炼,融于画面的具象形态中,于是自然山川便跃然纸上,有了鲜活的血肉,有了刚劲的风骨。那些不受成法约束的率意在宣纸上落墨成形,自由晕染、漫化,把水墨的味道发挥至极致,每一笔都不是僵守的、程式化的,而是充满悦动的音符,华彩的乐章,随攒动的笔触,叠加的笔痕乐曲般地演绎,形成视觉上的交响,耳边的回荡,在虚实强弱间,咫尺宣纸上塑造了一个用水墨传达、用精神维系、具有崭新风格的山水世界。
可以说,线条与笔墨的交错构成赋予了画面新的含义,在以“点”形成的笔触上,不断延伸,由浅入深地挖掘到对形神关系的塑造上。祝金刚在描绘山石形体的结构时,注重依据其客观形态下的转折向背与自然规律进行捕捉,通过对意象的提炼,深入到神韵的本质表现,注重传达源于自然的苍茫之态,遒劲之风,觅得那分伫立于天地间的傲然风骨,磊落、肃重、蕴含着阳刚之气,就这样热烈浓郁的奔流而来,这是何等的气魄,如千军万马,如箭在弦上,一种蕴含于山川精神的内在张力爆发开来,由内而外,由此及彼,在画面中形成连贯的气势。这是画家祝金刚对于形神关系的阐述与描绘,是画家不断积淀、体悟的艺术追求。
祝金刚十分讲求在山水间悟出自然的生机与内涵,表现它的“意”,通过对意的摄取,呈现山水的内美与气韵,山川河岳的壮阔与浑厚。他的作品《商山秋赋》《瀑近春风湿》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画家极力捕捉山水的意象,并由此深入到画面中提炼意态,最终实现意境的呈现。郭熙曾言:“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由此可见,找到了那种灵动的意,才能在山水之质中不断体悟,以内心情感与自然世界不断触碰、交融,传达出交汇主客体感受的“意”。那些葱郁的树木,苍劲的山石,山涧与溪流无一不是美的意象,充满生机的意态,和谐统一的意境。
难能可贵的是,祝金刚所传达的文风,并非是摹古、仿古,而是基于以传统为根本,表达对现实生活的关切,以现代人的感受结合写生之作。在理解传统,深化传统的基础上,祝金刚又把自己的审美观照往前推进了一步,所以,他的作品既有着宋人的情思,又具有明显的当代情致,鲜活的时代感受。他善于把自己对于山水的认识放到现代语境下进行思考、揣摩与表现,他试图用自己的自然观体现当下人们重视生存状态却忽略精神情感的一种担忧,所以,他所做的意境中回归自然,绝不能缺失维系在内心中的山水精神是必要的,因为我们的心灵世界是应该有归宿的,有情感支撑的,这份表述是恰当的,有力量的,也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出一个画家的诉求与情怀。
艺术乃心灵事业,世俗乃生活哲学。天行健,金刚正自强,定当令人刮目相看。
|
|